Quantcast
Channel: Chinese Cantonese Forums - Cantonese Forum
Viewing all 58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Re: 食 mom1 mom1

$
0
0
粵語之所以淪為「方言」,臣服「胡言漢語」,其中一因,就係由來已久嘅「言文分家」,導致懶於為新生語音創造新字。有音無字,原則上唔應該發生,但客觀上所在多有,司空見慣。

至於「食爛飯粥」嘅「牙牙仔話」點講,應該冇乜定準,口耳相傳,難免訛變,家家殊異,冇人能夠熟知各家嘅講法。我家慣講「食 mam1 mam1」,但查 youtube 發現有母嬰教育機構話係「食 mom1 mom1」。

黃絲雞爛,其為何物?

$
0
0
Quote
黄丝鸡烂绿豆粥 www.zsnews.cn/pdf/ZSED_PDF/PDFDate/2011/2011-11-4/B16.pdf - 轉為繁體網頁 2011年11月4日 - 石岐兴华街一家新开小食店,小白板上的手写餐牌有一款“黄丝鸡烂粥”。“新中山人“不知其为何物,

Quote
(新加坡《聯合早報》1963年6月16日,新加坡首个植树活动,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种下一株黄牛木(Mempat Tree)

廣東中山粵語講嘅「雞爛」,其實就係穗港粵語講嘅「雞項」,即係未生過蛋嘅雌雞。「雞爛」、「雞項」,呢兩個習慣寫法,我都同樣覺得莫名其妙;但係我相信「雞爛」嘅本字係「雞僆」:

Quote
【集韻】力展切,音輦。雙生子也。【揚子·方言】秦晉之閒,謂之僆子。 又【類篇】力健切,音𧐖。【爾雅·釋畜】未成雞僆。【郭註】今江東呼雞少者曰僆。 又【集韻】陵延切,音連。義同。

「黃絲雞僆」就係小喬木「黃牛木」嘅中山土名,係香港一種原生植物。舊時中山人採摘「黃絲雞僆」嫩葉製茶,長年飲用。

Re: 無情白事

$
0
0
多謝嗮你,好有趣。

所以係咪好奇怪如果一個人真係識打廣東話但係佢會寫「甚麼」?


Quote
姚玓
Quote
soeng
多謝晒你解釋俾我聽,好有用嘅。我可唔可以再問你一個問題呀?

你覺得廣東人點解會講「乜嘢」但係寫「甚麼」呀?因爲佢哋係咪好習慣睇「甚麼」呀?因爲喺手機又電腦寫「甚麼」容易過寫「乜嘢」好多呀? 其它嘅原因呀?~多謝嗮你啊

因為學校唔准教「方言」。「方言字」點寫,要靠自己學。依家啲手機同電腦都支持廣東「方言字」,可以用手寫輸入。如果冇手寫輸入,就要學其他解碼輸入法,或者拼音輸入法。計正都唔難學。但係點都有啲字嘅輸入碼比較難拆解。好似個「乜」,雖然淨係得兩劃,但係解碼都係咁容易。解唔掂,就不如寫「甚麼」,放棄寫「乜鬼」。

Re: 黃絲雞爛,其為何物?

$
0
0
中國物種名稱非常凌亂,別名動輒十個八個,潛險之大,可想而知。唔明點解,對呢個情況,當局冇可能唔知,但係好似一直無所作為,由之任之。

「黃牛木」嘅中山土名正寫「黃絲雞僆」,幾乎可以肯定係源自福建話 (見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9%9B%9E%E5%83%86%E4%BB%94),訛作「黃絲雞爛」,或作「黃絲雞蘭」(見《百度百科》同《A+醫學百科》)。《維基百科》並冇收錄。

「"黃絲雞蘭"」google搜尋結果 349 項(0.23 秒)
「"黃絲雞爛"」google搜尋結果 422 項(0.27 秒)

據《維基百科》:黃牛木(學名: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英文名稱:Yellow Cow wood、Smooth Barked Mempat),別稱黃牛茶、黃芽木、狗芽木、雀籠木、水杧果、鷓鴣木、節節花、滿天紅(廣西)、茶咯桌、梅低優、美啟烈、山狗芽等,為金絲桃科,黃牛木屬植物。

Re: 食 mom1 mom1

$
0
0
牙牙語「食 mam1 mam1」,原來 CantoDict 早已收録,寫作「食𩜠𩜠」。「𩜠」字《康熙字典》作「𩛎」,謨敢切,係舊吳語俗字云云。

我個人覺得,寫「𩛎」,實無從見字猜音;寫「𩜠」,則或誤導字音同「啱」。反正兩個寫法都唔能夠望文生義,而且一般字典唔收,倒不如就寫「糜」,起碼有常用字典可供查悉字義,甚至可作通假對待。

發圍?

$
0
0
如果唔鍾意聽劉銳紹嘅政評,不妨亦都聽聽其中 22:00 - 22:15 「保持住你嘅黨組織,然後喺適當嘅時候你就〔faak3 wai4〕吖嘛」這一句。

夫子佢口講嘅〔faak3 wai4〕,我肯定就係 CantoDict 所收錄嘅「發圍 - faat3 wai4」。我同夫子一樣,都係講〔faak3 wai4〕嘅。講就講咗五六十年囉,但係一直唔敢肯定文字點寫,亦都唔知源自邊處嘅「鄉音」。印象中,的確有某啲鄉音係冇「韻尾t」同「韻尾n」嘅,例如「發瘟」講〔faak3 wang1〕。

又呢又乜呢?

$
0
0
「又呢又 lou3」,多多聲氣;胡言漢語,「說三道四」。


呢個「又呢又 lou3」,有人寫「又呢又路」,亦有人寫「又呢又撈」。究竟邊個至啱? 我諗兩個寫法都唔爭尐尐。既唔能夠望文生義,反而會誤迷途。

廣州西關講古佬彭嘉志話應該寫 「又呢又那」,其見同我不謀而合。

胡言漢語「那裡」,中山澳門粵語講「nou1 dou6」或「lou1 dou6」;珠海「那洲村」講「no4 zau1」。相信呢處「nou1」、「lou1」、「no4 」、「 lou3」都係「那」字嘅異讀。

Re: 又呢又乜呢?

$
0
0
又這/呢又那,一時一樣。這裡/呢度,又這裡又那裡。

Re: 又呢又乜呢?

$
0
0
Quote
pkchan
這裡/呢度

我選擇寫「呢道」。

「呢度」vs "this occasion" : 眾裡尋他千百度
「呢道」vs "this location" : 中國 明清兩代,範圍介乎省、府之間嘅行政區稱為「道」,道主管官員稱為「道台」。話唔埋「呢道」嘅「道」字就係呢個「道」字嘅引申義。似乎韓國至今重保留呢個行政區劃。唔知日本北海道嘅「道」字有冇呢個意思。

搞搞震,冇幫襯

$
0
0
「搞搞震,冇幫襯」,義謂「添煩添亂,無捐無獻」 。又作「攪攪震,冇幫襯」。唔明白呢處嘅「震」字有乜特別含義。只覺寫「冇幫襯」不如寫「冇幫䞋」,既唔出力,又唔出錢。

Quote

䞋【廣韻】【集韻】𠀤初覲切,音襯。【玉篇】䞋,錢也。【正字通】供齋下䞋禮。【廣韻】與嚫同。嚫,施也。
[/quote

Re: 教育學院拼音方案 vs 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

$
0
0
我覺得輸入法最緊要貼地,易明,易記,自自然然會記得的最好。
所以我揀劉式,因為最似我地平常用到的y音, 不是字典ipa的j音。
劉式最易推廣,但有些人硬說劉式有confusion points.
我想說,連大陸大行其道的 漢語拼音 也有,
用y不用j.
u 一字兩用。
這和劉式不謀而合。

劉式其實說歷史比教院和粵拼要長上十數二十年。
唯一可一拼的反而是刵魯式拼音,
剚魯 於音用y, 劉式用 ue,我覺得ue 較易記,y已用作聲母反而不好。

請問 nging4 nging4 ngam4 ngam4 怎樣寫

$
0
0
亦作 nging4 nging2 ngam4 ngam4. 有嘮嘮叨叨的意思

Re: 請問 nging4 nging4 ngam4 ngam4 怎樣寫

$
0
0
Quote
czy
亦作 nging4 nging2 ngam4 ngam4. 有嘮嘮叨叨的意思

表達呢個意思,所用嘅字都係擬聲字,字音字形,常因群體而異,各有承傳,殊不統一。我個人比較常聞嘅講法,係「 ngi4 ngi4*1 ngo4 ngo4」。毋排除有人講「 nging4 nging2 ngam4 ngam4」,擬聲寫法,悉隨尊便。我姑妄擬寫「㘈㘈吟吟」。:)

「㧬」字粵音讀「ung2」?

$
0
0
2019年12月1日,網紅仇思達喺佢嘅高清本土台發出一條YouTube網路視頻,影片嘅介紹文字有噉樣一句話:「被差佬㧬跌嘅阿婆,背後有段感人故事」,話中嘅「㧬」字,我翻查過CantoDict,「㧬」字粵音讀「ung2」。但據古典韻書反切 (【唐韻】居悚切【集韻】古勇切,音拱),我認為「㧬」字唔可以推定讀「ung2」,雖然「㧬」字義同「擁」,俱含「推」義。另查「擁」字,【說文】於隴切,本字作「𢹬」,【集韻】或作㨣,又作𢺠,亦作𢹭。

用古典韻書比對現代粵語,切音聲母「於」已經分化為「j (或作y)、w、∅(零聲母)同埋ng,故此可以根據「擁」字嘅「於隴切」推定「擁」字已分化出「jung2」(或標作「yung2」)和「ung2」(異讀作「ngung2」)兩個音。jung2者,抱也具也;ung2 (或音ngung2)者,推也舉也。

敝鄉的廣東中山三鄉閩語,「擁」字白讀音同胡言漢語(普通話)的「昂」字,讀「aang35」,文讀音同粵語,讀「jung2」(或標作「yung2」。我個人主張字形亦因文白隨音分化:文讀「jung2」寫「擁」,白讀「aang35」寫「㨣」。

Re: 請問 nging4 nging4 ngam4 ngam4 怎樣寫

$
0
0
馬來西亞的朋友會說
「怕咗老婆ngam4,我戒咗煙囉」

Re: 請問 nging4 nging4 ngam4 ngam4 怎樣寫

$
0
0
Quote
czy
馬來西亞的朋友會說
「怕咗老婆ngam4,我戒咗煙囉」

呢個ngam4字都係寫「吟」。有講「吟吟沉沉,好似鬼食泥噉,聽到你煩」。

「冧 - lam3」係「淪陷」嘅合音字

$
0
0
「冧」係粵語字,有兩讀:「花冧」讀〔faa1 lam1〕, 花蕾也;「冧樓」讀〔lam3 lau4*2〕, 樓房倒塌也。

澳廣視嘅文化節目《粵音正讀》話,「花冧」正寫係「花𢎘」【註:𢎘,《廣韻》《集韻》胡南切,音含】;「冧樓」正寫係「陯樓」【註:陯,《廣韻》力迍切,《集韻》龍春切,音倫。【玉篇】亦作淪】。

我個人有尐懷疑「冧 - lam3」可能係「陯陷」嘅粵語合音。

捐窿捐罅 ?:no:

$
0
0
「捐窿捐罅」正寫應該係「踡窿踡罅」或「「䠰窿䠰罅」

Quote
䠰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 䠰·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8

【廣韻】巨員切【集韻】逵員切,音權。曲脊行也。【類篇】踡,或从雚作䠰。

冧歌:no:

$
0
0
醉人嘅歌,粵語話係「 lam1 歌」。坊間訛作「冧歌」。實情應該寫「醂歌」。

「醂」本讀 lam5,口語變調讀 lam1,義同。

罹患瘟疫嘅雞,敝鄉廣東中山三鄉閩語稱之為「lam1 zui1 ge3」,寫法待考,初步寫「醂醉雞」。

Quote
醂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醂 lǎn

〈动〉

浸渍柿子使去除涩味 [remove puckery]。如:醂柿(指浸渍泡熟的柿子);醂柹(浸渍泡熟的柿子)

© 汉典

Re: 冧歌:no:

$
0
0
有道理。「醂」有「浸酒」的意思,「醂死人」字義上可以解成「醉死人」。再之後的「好醂」、「醂歌」之類,都解得通。
Viewing all 58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