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Chinese Cantonese Forums - Cantonese Forum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80

粵語易致鼻咽癌?穗媒斥胡說

$
0
0
以下加上紅字體,突顯「粵語易致鼻咽癌」論的根本邏輯謬誤。如斯奇文,究竟是何以登上學刊?!



粵語易致鼻咽癌?穗媒斥胡說

《廣州日報》昨天報道,多年前曾有一篇醫學文章推論「粵語易致鼻咽癌」,報道找來多名專家,直指有關說法騙人吹牛,欠缺科學根據。

有關報道出現在《廣州日報》A14版的《今日互動》版。

報道提到,二○○四年《海南醫學》雜誌曾刊登文章《鼻咽癌語音易患因素與難患因素分析》,作者張浩亮于鋒孫子謀收集和研究了一九九八年九月至二○○四年五月在廣東省廣州市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院和汕頭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鼻咽活檢確診鼻咽癌的病例共八百九十二例進行研究。他們發現在病例中以粵語為唯一語言的有三百三十九例,粵語與普通話雙語言的二百九十三例,英語與粵語雙語言的九十七例,客家、粵語與普通話三語言的九十七例,江西與普通話雙語言的三例,廣西與普通話雙語言的四例,潮汕與普通話雙語言的三十三例,省外方言為唯一語言的三十三例,外語為唯一語言的零例。

當時文章作者提出,粵語中有其獨特的鼻音韻母,發音時普遍應用鼻咽及鼻竇的共振,使鼻咽特別是鼻咽頂黏膜反複受振動波的刺激,長期振動會引起黏膜肥厚、增生,並以基因的形式向下遺傳,不斷的增生引起非典型增生,繼而形成上皮性腫瘤。作者結合廣東地區鼻咽癌高發的情況,推論粵語可能是廣東人易患鼻咽癌的原因之一。

《廣州日報》記者就此推論,分別採訪了腫瘤學和語言學的專家,多位專家均稱鼻咽癌的發病主要原因是遺傳造成,「易發鼻咽癌與語言發音有關」的推論缺乏科學依據。「『說粵語容易引發鼻咽癌』的結論是站不住腳的。這個研究很不嚴謹,犯了常識性錯誤,把相關性現象當成了因果聯繫。」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副院長、鼻咽癌專家錢朝南教授不客氣地指出,這項研究屬於回顧性病例研究,作者發現了「說廣州話的人鼻咽癌發病率高」的相關現象,但不能草率得出「說廣州話更容易得鼻咽癌」的因果結論,否則很容易誤導缺乏科學素養和學術訓練的人們

錢朝南說,如果要證明說粵語可致癌,需要在同一地域的人羣中隨機選擇新生兒分為兩組,一組從小講粵語,一組從小講其他語言,在基因、生活環境、生活習慣相同的情況下,在不同年齡階段分別監測其鼻咽癌發病情況,五十年後再做出結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研究對象是『平等的』。」

記者又請教了廣東漢語方言專家、已經八十一歲的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余偉文余偉文聽後哈哈大笑﹕「粵語發音和鼻咽癌有關?那我真是孤陋寡聞了。」余偉文說,粵語的確有比較多鼻音,但其他發言也有很多鼻音,比如潮州話,他從沒有做過鼻音和鼻咽癌之間的關系研究,他所認識的語言學者中也沒有這方面的發現。

報道也找來文章原作者之一的于鋒教授作回應。報道稱,于鋒現在是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副院長,談到十年前這篇文章,他承認「這個研究並不成熟,純粹是學術上的討論,探討粵語和鼻咽癌發病是否有關,現在只能說可能,要成為結論,為時還早著呢」。他表示,目前鼻咽癌發病的確定因素,只有基因和EB病毒感染,要確定粵語和鼻咽癌發病是否有關,必須語言學家、醫學家甚至物理學家一起合作,通過長期、大規模對照的研究來找出依據。

(廣州日報)

香港明報 二○一四年四月二十日星期日 由K先生重排轉載)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80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