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Chinese Cantonese Forums - Cantonese Forum
Viewing all 58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Re: jing4 住

$
0
0
形=樣子
營=圍繞;纏繞

"營住"比較合理。

但正字可能是"縈"

yíng =繚繞:~回。~繞。~紆。~懷。

Re: jing4 住

$
0
0
疑住-- 可能以前有人將「疑」字當做「凝」字, 「成日疑住」 讀成 「成日凝住」

營住 -- 由「步步為營」 引伸出「懐疑, 防範」之意

形住 -- 「形」字 作動詞用,形成在腦中的假想形像

我個人偏向用「營住」, 但「形住」亦可接受

Re: 趣談劉鋹的趣談 南漢後主與廣東話 (殘雞)[鋹雞?] / (包剪揼)[猜澄鋹?]有關嗎??

$
0
0
乜唔係「死雞撐飯蓋」 個「撐」咩?

Re: 趣談劉鋹的趣談 南漢後主與廣東話 (殘雞)[鋹雞?] / (包剪揼)[猜澄鋹?]有關嗎??

$
0
0
Quote
Tang
乜唔係「死雞撐飯蓋」 個「撐」咩?
撐(caang1或caang3)沒有陽平(4)聲,呢句系死撐嘅意思,(殘雞)意思系野蠻,通常形容潑婦。

Re: 趣談劉鋹的趣談 南漢後主與廣東話 (殘雞)[鋹雞?] / (包剪揼)[猜澄鋹?]有關嗎??

$
0
0
我覺得「caang4 gai1」只不過係話女仔牙尖嘴利,言詞潑辣,並冇心地人格批判之意,所以寫「倀雞」流於過火。建議寫「傖婗」,作本音「 caang4 ngai4」之音轉看待,如何?

Re: jing4 住

$
0
0
我諗「jing4 zyu6」嘅本義係「有個感覺縈繞於心,揮之不去」。

Re: jing4 住

$
0
0
縈繞沒有思疑的意思。「疑」字轉為「凝」字,過程又似乎不清不楚。「形」和「營」都幾乎肯定只是同音字。綜觀各種可能,都似是無頭公案。

Re: 趣談劉鋹的趣談 南漢後主與廣東話 (殘雞)[鋹雞?] / (包剪揼)[猜澄鋹?]有關嗎??

$
0
0
未聽過「傖婗」這個詞語。

Re: 趣談劉鋹的趣談 南漢後主與廣東話 (殘雞)[鋹雞?] / (包剪揼)[猜澄鋹?]有關嗎??

$
0
0
Quote
Mr. K
未聽過「傖婗」這個詞語。

:)

Re: 趣談劉鋹的趣談 南漢後主與廣東話 (殘雞)[鋹雞?] / (包剪揼)[猜澄鋹?]有關嗎??

$
0
0
網上有文章認為袁枚嘅祭妹文中「嫛婗」一詞義同粵語嘅「caang4 gai1」,亦可能係「caang4 gai1」一詞嘅本源。個人覺得「嫛」字變讀「caang4」嘅可能性唔大。

Re: 趣談劉鋹的趣談 南漢後主與廣東話 (殘雞)[鋹雞?] / (包剪揼)[猜澄鋹?]有關嗎??

$
0
0
Quote
姚玓
網上有文章認為袁枚嘅祭妹文中「嫛婗」一詞義同粵語嘅「caang4 gai1」,亦可能係「caang4 gai1」一詞嘅本源。個人覺得「嫛」字變讀「caang4」嘅可能性唔大。

其實要確證一個粵語本字系好難,近年香港有D朋友熱衷於發掘粵語正字。對佢地引起大家對粵語興趣同熱情,個人樂觀其成。不過我自己就選擇只以正規粵語字典確認的字作為正字(當然自己亦用錯好多)。其他用同音字英文字代替問題不大。對於呢D不可確認嘅典故出處,咪當睇多個故事識多D歷史文化咯,無壞嘅。

文語 補充更正 #趣談劉鋹的趣談 不同讀音對應不同詞性——“磨鉸”、“澄”

家㞬墳場,嗰頭未近

$
0
0
某人住㞬 [gan6] 墳場,年方18,嗰頭未近 [kan5]。

據講古時「㞬」「近」二字分工,形音義各殊。唔知由幾時開始,兩字形歸一體,音則隨義而轉.

Re: 家㞬墳場,嗰頭未近

$
0
0
這個字用電腦打的話,要去到「擴展區」才有字可揀。可見此字甚為冷僻,實屬「死字」。

唔𪐀經

$
0
0
「唔𪐀經」者,說話文章內容唔切題噉解,即係話同本題冇𪐀冇縺。

「𪐀」者,縺也,粘連也。經者,織成羅網嘅經緯線也,概曰「經 - gaang1」。

1 養蠶人家製作蠶絲扇,先用竹篾或鐵線扎製扇框,然後將綿線繚喺扇框上,織成網格,最後將準備好吐絲嘅蠶蟲放喺網格上,等佢地本能地施展經緯技巧,將剛剛吐出來尚帶粘液嘅絲「𪐀」綿線上。

2 打棉胎師傅將打鬆咗嘅棉花或絲棉厚薄均勻地按照適當長寬平鋪工作台上,再用布線竿(近似漁竿)引紗線縱橫整齊地密布在棉花上,然後用掄盤掄壓,使紗線同棉花緊貼,再用木棍輕輕彈打平行懸掛在棉胎上方嘅一支彈弓絃線,將棉花同紗經彈起,使棉花纖維更實在地「𪐀縺」喺紗經上,以免被心鬆散斷開。

Re: 唔𪐀經

$
0
0
又一個「死字」,無從考證。

Re: 唔𪐀經

$
0
0
是不是"落手打三更"的"更"。

𧕴

$
0
0
今日大家都知道「難」字有平仄兩讀。

據南朝顧野王所編撰嘅《玉篇》,「𧕴」字音「難」。蟲名。

噉樣睇來,喺顧野王嘅時代,「難」字只有一讀,否則就係顧野王唔知或者忽略咗「難」字有平仄兩讀。

《玉篇》只不過係一部聲韻學字書,喺文字釋義方面自然從簡,但係「𧕴」究竟係一種點樣嘅蟲,從未有所聽聞,唔知其他大部頭字典詞典有冇解釋。

【一分鐘粵語】踢波水皮點解叫渣波「渣」原來關隻雀事

$
0
0
/ja2/ 作為「差勁」的意思時,坊間一般寫作「渣」或「苲」(一種雜草),亦有人認為「苴」(破爛草鞋)才是本字。問題是沒有人知道「苲」是甚麽草,廣東話亦沒有用衣物形容人的例子,而「渣」字則連聲調也不脗合。由是觀之,坊間各字皆非正解。

以下附文從鬥雀的角度去解釋,而廣東話的確有用「鵪鶉」去形容一個人不善爭鬥,所以用其他雀鳥去形容一個人,於廣東人的風俗及廣東話的用語習慣,都可找到根據,故此似乎最可信。若然屬實,則「渣」字亦可寫做「喳」。

另外早前有版友討論「/chaang4/ 雞」的正字。若從同一角度去看,此字出處應與鬥雞有關,與「猜程尋」應該無關。



[hk.lifestyle.appledaily.com]

香港 蘋果日報 2018年07月11日 星期三
【一分鐘粵語】踢波水皮點解叫渣波「渣」原來關隻雀事

世事難料,世界盃嚟到尾聲,幾多你以為係威係勢的強隊,今年突然食咗X咁,屎波,渣咗好多。咦?諗諗吓,點解我哋會用「渣」嚟形容佢哋呢?原來「渣」這字,源自香港以前鬥雀賭博。用來投注的小鳥分三級,一是畫眉、二是豬屎渣即鵲鴝、三是鵪鶉。豬屎渣叫起來喳喳聲,愛在垃圾堆、荒地水邊或農地出現,在香港的公園常見其蹤影,好粗生,好普遍。

[static.appledaily.hk]
廣東人以前愛用豬屎渣鬥雀,誰輸誰「渣」。

[static.appledaily.hk]
「係呀!我係豬屎渣!因為我把聲夠巴渣!」

豬屎渣打架不外乎為爭地盤,只要把兩隻豬屎渣放在一起,縱使隔着鳥籠牠們都會拍翼起腳叫囂互鬥。兩豬屎渣互鬥,贏了的叫「一渣」;輸了的叫「二渣」。即使大家都係「渣」,但勝出的豬屎渣主人,會鬆毛鬆翼地笑輸家的主人:「渣!」漸漸地,這隻鳥的「渣」,就變成弱者與輸家的代名詞。

資料來源:《老餅潮語II》蘇萬興

記者:陳慧敏

Re: 【一分鐘粵語】踢波水皮點解叫渣波「渣」原來關隻雀事

Viewing all 58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