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Chinese Cantonese Forums - Cantonese Forum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80

學普通話上天堂 鄉下深圳是橋樑

$
0
0
由Facebook群組港語學轉載:

睇唔到以下張相?請點擊 http://tinypic.com/r/j836ev/8




【學普通話上天堂 鄉下深圳是橋樑】為咗子女學好普通話,本港家長可以去到好盡,例如喺屋企禁絕廣東話、削尖腦袋報讀「普教中」學校。專家指出,以上兩種奇招好處多多,「包括但不限於」:
一)未能提升英文及普通話能力
二)吸收時出現混亂
三)學習遲緩
四)子女會在不知不覺間潛移默化地接受了某些資訊
而且,今時今日喺「普教中」學校、中產家庭日講夜講普通話未夠㗎,仲要聽專家講,「帶子女返鄉下或上深圳,『實地實戰』」。欲免向隅,各位執迷「普教中」不悟嘅家長,快啲預訂廣深港高鐵家庭車票啦!當信普通話,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錯谷兩文三語 理解混亂Tomato=番茄=西紅柿
錯招催谷兩文三語,幼童反變學習遲緩。望子成龍心切的家長為令子女掌握「兩文三語」,可謂奇招盡出,有人會聘請高學歷外傭與子女溝通,有人會在家中自製語言環境,亦有人會將子女送往「普教中」的學校;不過,有專家指出,這些謬誤可能令子女適得其反,不但未能提升英文及普通話的能力,反而會出現混亂及學習遲緩等問題。明天的「追擊點」會繼續探討相關問題。 專題組黃雲娜報道
謬誤1: 聘用高等學歷外傭
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曾有調查發現,近六成家長認為,聘請高學歷的外傭,有助提升子女的英文水平;然而,有專家表示,聘用外傭的確有助增加子女接觸英文的機會,但即使是高學歷的外傭,她們的母語並非英文,且大多數都不具執教英文的資格,故可能會有反效果。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及社會服務系講師蘇慧盈指出,大部份外傭的英文發音不標準、句子文法不正確,而4至5歲的小朋友正處於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一旦與英文水平參差的外傭朝夕相對,可能會在不知不覺間學了錯誤的發音及文法,需要靠學校的正規教育來彌補不足。
謬誤2: 家中自製語言環境
不少家長為令子女充份掌握「兩文三語」,會在日常生活中以普通話及英文和子女溝通,希望藉此為子女營造更佳的語言環境,令子女學以致用;然而,蘇慧盈表示,這種方面未必可行,因大部份家長的母語都並非英文或普通話,「勉強講到甩甩咳咳,反而會教壞個小朋友」。
蘇慧盈解釋,兒童學習語言主要有模仿及操作兩階段,倘若沒有一個正確的模仿榜樣,可能會為子女帶來不理想的學習效果,甚至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糾正;除此之外,家長亦要注意日常的對話內容,否則子女會在不知不覺間令潛移默化地接受了某些資訊,例如「香港無地方住」。
謬誤3: 「普教中」學好中文
日前有位家長在網上撰文表示,兒子受「普教中(用普通話教授中文)」學校的影響,不懂得「番茄」為何物,後經家長解釋是「Tomato」之後,就把「番茄」說是「西紅柿」,結果被朋友取笑是「大陸仔」,事件引起網民熱議,質疑「普教中」的成效。
嬰幼兒心理發展協會的註冊言語治療師陳嘉怡表示,學校的雙語環境的確有助增加兒童運用普通話及英文的機會,但成效則要視乎他們的學習能力,對於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童,就可能會令他們在吸收時出現混亂,以致誤用普通話的方式來表達廣東話的詞彙。
專家意見
嬰幼兒心理發展協會註冊言語治療師
陳嘉怡:量力而為
有家長認為,學習外語愈多愈好,然而,這既要視乎子女的學習能力,亦要考慮家長是否能為其提供自然的語言環境,對於一般小朋友而言,在3至6歲這個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學好中文和英文便已足夠;家長可因應子女對語言的敏感度進行調節,例如一歲多的小朋友可以說單字,而兩三歲的小朋友可以用簡單句式表達所需,諸如「我要餅」、「要車車」,而語言能力較高或四五歲的則會有說故事的能力,甚至加入一些連接詞。
專家意見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及社會服務系講師
蘇慧盈:實地實戰
家長若想令子女充分掌握「兩文三語」,就應該為其製造自然的語言環境,令他們有機會運用這些語言,和以這些語言為母語的人們進行溝通,例如想子女學好普通話的話,就可帶子女返鄉下或上深圳,「實地實戰」,或適量地幫子女報讀語言興趣班,以增加該種語言的機會,同時打好該種語言的基礎;除此之外,家長亦要注意,不能因為過於側重英文或普通話而忽略了廣東話,故應多加和子女溝通,了解其學習進度,並向他們解釋不同詞彙、不同文法的規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80

Trending Articles